眼下旭胜配资,在全国各地,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,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应用也在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近年来,山东青岛通过资源化利用,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,并运用市场化方式让回收循环利用链条真正畅通起来,把这些废旧物资变废为宝。
在青岛市即墨区的这家汽车制造工厂里,伴随着产量的提升,一些汽车生产时所产生的废弃物也大量出现。最近企业新上了一套“污泥干化减量”设备,专门用来处理固体废料“湿污泥”。
总台记者 柳栋:所谓的湿污泥就是含水量超过70%且污染物集中的固体废料,这家企业一年当中可以产生湿污泥是1000多吨,这台大型设备,通过烘干的技术将湿污泥进行减重和干燥,最终形成灰白色的小颗粒,轻轻用手一捻,就可以把它捻磨成粉末的状态,极大提高了湿污泥的处理效率。
除了“湿污泥”的处理,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、废气、废渣等各类工业废料,其中80%以上的“三废”数量来自车辆的涂装工艺,这部分污染物在处理时难度也是最高的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这家企业专门成立项目团队,研发了涂装废水性溶剂盐析技术。这一创新性技术,通俗来说就是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,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水中分离出来,实现危废品减量90%以上。
车企工程师 王宁:分离之后产生的水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司自建的废水站进行处理,处理完的水还可以回到我们车间进行重复利用,整个处理可以年降低1800吨的危废量,仅这一个技术可以为我们公司节省几千万元的成本。
近年来,这家车企通过实施清洁生产、优化提升生产工艺等措施,累计投资2.3亿元,实施改造项目21项。今年,企业的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较去年减少了17%以上,危险废物产生量降低近34%,为企业节约固废处理成本2500万元,减排二氧化碳3.7万吨,环境效益和经济收益实现了双提升。
废旧家电再利用 一台旧冰箱可造10个宠物箱
让废旧家电变废为宝旭胜配资,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。在山东青岛莱西市的一家废旧家电循环工厂里,一台台旧冰箱、旧空调等废旧家电,经过拆解、破碎等工序,实现了原材料的循环再利用。
总台记者 柳栋: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位于山东青岛的一家家电再循环工厂,在这里“退休”的旧家电经过拆解之后,其回收的利用率可以达到95%以上,就比方说这个宠物箱,拆解一台旧冰箱所产生出来的塑料,就可以制造出10个这样的宠物箱。
在这座工厂里,6条定制化智能拆解线正在进行满负荷运转,一台台废旧家电经过拆解、破碎、分选等工序后,拆解再生成多种可用部件、再生金属、造粒塑料等,目前,该工厂每年可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,再生循环新材料约3万吨。
青岛某再循环互联工厂总经理 周杰:这样一台冰箱,可以拆解出大约48%的铁,25%的泡棉,以及17%的塑料等其他产物,这些产物经过我们的加工处理,可以实现全部的循环再利用。
未来,当地还将绿色再循环模式扩展到家电部件再制造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、贵金属提炼等领域,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的规模化、规范化、清洁化发展。
废弃果木变身智慧菌床 香菇菌棒全球卖
在探索农业固废问题的解决方面,青岛也有了新途径,他们将废弃的果木制成菌菇生产所需的基质原料,每年让超过6万吨的废弃果木变废为宝。
在莱西市的这家菌菇生产企业里,机器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着,废弃果木经过粉碎、预湿等多道工序后,变成一袋袋菌棒。从原料分配、称重搅拌、上架包装,到菌种培育、智能出菇,实现了全自动的智慧化生产。
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孟凡礼:我们胶州半岛盛产水果,像我们熟悉的烟台苹果,莱阳梨这些产区,每年都会淘汰下来很多废旧的果木,以前这些果木都是用来烧火做饭,现在我们将这些果木回收回来,加工成我们现在这个木屑,做成香菇菌棒,这样果农就有一定的收益,而且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。
起初,企业只是为了节约菌菇生产成本,尝试着将培养基质从传统的柞木换成苹果木。几年下来,效果出乎意料的好。
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孟凡礼:目前我们的香菇出口量在3000万包,我们用废旧果木加工的香菇菌棒,目前已经占到全球香菇菌棒市场份额的20%以上。
从企业车间的技术革新到产业链条的模式创新,从成本节约的经济效益到减排降碳的生态价值,青岛以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为抓手,在工业、服务业、农业领域探索出一条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行的发展路径。(央视新闻)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